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
本报告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(下称《条例》)以及2008年度景德镇市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和景德镇市政府相关部门、市直有关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。全文由概述,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,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,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,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、提起行政诉讼情况,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,其他需报告的事项和附表等八部分组成。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09年1月1日《条例》实施之日起,至2009年12月31日止。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“中国●景德镇”门户网站(www.jdz.gov.cn)下载。如对报告有任何疑问,请与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办公室联系(地址:瓷都大道1392号,邮编:333000,电话:0798-8565055,电子邮箱:jdzglglj@12345.jdz.gov.cn)。
一、概述
(一)组织机构建设情况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,进一步推进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,我局结合公路部门实际,认真组织实施,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,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。
我局把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,多次召开会议,进行专题研究,作出精心布置和安排。为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,我局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,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具体负责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监督考核和日常工作。各单位亦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。并认真组织实施,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,促进了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进行。
(二)编制和更新政府信息公开目录
为推行政务公开,我局本着“职权法定,程序法定”的原则,对公路系统行政执法单位、部门所有的行政权力,包括行政许可权、行政处罚权、行政强制权等行政执法行为和执法依据、标准、程序进行梳理,逐项登记,编制统一规范的《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政务公开目录》,绘制工作运行流程图,统一工作标准和程序。为认真贯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,积极提供政府信息服务,我局结合公路部门实际,于2008年2月29日编制完成《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》和《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》。7月21日,根据《江西省公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》的精神,对原编制的《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》和《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》进行了修订和更新,并通过市政府和市公路局网站公开政务公开的基本内容,做好政务公开工作。
(三)落实和制定政府信息公开配套措施情况
为促进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,并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到推行政务公开之中,我局通过在推行政务公开过程中积极探索,大胆创新,结合公路部门工作实际,制定了《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实施办法》,提出了政务公开工作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本原则、内容、方式和程序,落实了政务公开工作和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和工作职责,建立了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监督考核和奖惩制度,并认真组织实施,促进全局政务公开工作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序、有条不紊地进行。
(四)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、制度规范情况
一是推行政务公开责任制。我局为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到实处,做到职责明确,责任到人,建立了推行政务公开第一责任人制度,把政府信息公开纳入到责任制中,全面落实领导责任、工作责任、监督责任,市局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,对全局推行政务公开负总责,分管领导作为直接主管责任人,承担领导责任,局办公室作为全局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,承担工作责任,主要负责政务公开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、实施、推进、指导和协调工作。局监察室作为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部门,也承担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责任,负责对政务公开中的政府信息工作每项工作的监督检查,受理有关政务公开的举报、投诉,对违反政务公开规定行为进行责任追究。明确职责,责任到人。各单位、部门主要领导对本单位、本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负总责,承担工作责任,形成一级抓一级,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。二是完善政务公开制度。我局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,积累经验,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相关制度,实行首问责任制、服务承诺制、投诉处置和办结反馈制。并对这些制度进行了政府信息公开,为群众了解我局政务公开工作提供了平台。为进一步落实政务公开,提供了有效保障。三是建立政务公开督查制度。为加强对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,我局制定了《政务公开督查制度》,市局对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采取不定期督查的办法,对所属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实行全过程督查,并通过设立公布监督、投诉和举报电话,开通网络,聘请监督员等方式,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。四是建立政务公开检查考核制度。我局为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,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检查考核纳入政务公开工作的检查考核中,制定了《政务公开工作监督考核办法》,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政务公开情况进行自查自评,通过检查考核,推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。2009年10月29日根据本局信息公开工作又制订了《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发布制度》、《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政府信息发布制度》、《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依申请公开工作处理细则》、《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》、《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》,更加完善了信息公开工作制度。除及时转载市局主动公开、依申请公开文件,经常性地做好检查、修正、增补工作,及时更新摆放在政府信息公开窗口的公开目录内页之外,还及时公开市局产生的与公众密切相关的各类文件。
(五)认真组织学习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
我局领导十分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,为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,使工作人员对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更多了解,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于2008年就积极参加了市政府和省交通厅组织培训,学习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,进一步提高业务工作水平,做好政府信息服务。
二、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
截止2009年12月底,我局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量142条,提供概况信息18条、法律法规文件64条、政务动态36条、突发公共事件1条、公告公示0条、全文电子化达100%。同时,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并不拘泥于“政府文件”的公开,而是把侧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公布公路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及其相关工作职能;二是突出对重大事件、突发事件、灾害事故的预警、发生和处置情况信息的公开。及时清理过期信息2条,并经常增加新信息,信息公开的形式也是多样化,不仅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中公开,还在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网站、省交通厅、省公路局等网站、报刊、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公开,使人民群众能多渠道的及时了解本市公路工作情况,为公众出行获取相关信息提供有效的服务。
三、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
我局2009年度无依申请公开文件。
四、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
(一)无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实际支出;
(二)无因政府信息公开提出诉讼(行政复议、行政申诉)有关费用支出;
(三)没有对公民、法人和其他组织收政府信息公开费用。
五、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
我局2009年度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;未发生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诉讼案;此外,我局也未收到各类针对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事务有关的申诉案(包括信访、举控)。
六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
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以来,在服务群众,加强沟通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,由于公路工作大量信息既与公众密切相关,也涉及工作的保密要求,因此在信息公开中还存在以下不足:
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内部工作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。信息公开工作的侧重点需不断调整,信息公开的及时性有待进一步加强。二是社会公众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参与度不高。前来咨询、查阅和申请的人数不多。政务信息公开的手段和方法不多。
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我局将在新的一年内积极探索政府信息公开的新思路,不断调整和更新我局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范围,主要措施是:
一是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,提高信息的质量和水平,并逐步在受理、答复、处理过程中形成规范的处理程序。二是要增补更新公开信息。我局将主动接受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,把政府外网作为公路政府信息公开的主力平台,进一步梳理市局公开的规范性文件和市局新发布的文件,并予以审定公开,提高信息公开的时效性,完善和充实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内容。
2010年3月9日
景德镇市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
填报单位:景德镇市公路管理局填报时间:2010年3月9日
一、基本情况
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 |
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|
1 |
1、专职人员数 |
| |
2、兼职人员数 |
1 | |
学习培训 |
举办培训班次数 |
|
参加培训人数 |
|
二、主动公开情况
指 标 |
累计数 |
2009年发布数 | |
公开数量 |
公开信息总数 |
259 |
142 |
1、县(市、区)本级公开信息数* |
|
| |
2、乡(镇、街道)公开信息数* |
|
| |
公开内容 |
1、概况信息数 |
25 |
18 |
2、法规文件信息数 |
97 |
64 | |
3、发展规划信息数 |
7 |
7 | |
4、工作动态信息数 |
112 |
37 | |
5、人事信息数 |
9 |
7 | |
6、财经信息数 |
0 |
0 | |
7、行政执法信息数 |
0 |
0 | |
8、公共服务信息数 |
9 |
9 | |
公开形式 |
在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发布信息数 |
0 |
0 |
设立公共信息查阅点数 |
0 |
0 | |
其中:可进行电子信息查阅的查阅点数 |
0 |
0 | |
公共信息查阅点汇集信息总数 |
0 |
0 | |
1、电子信息数 |
0 |
0 | |
2、纸质信息数 |
0 |
0 | |
公共信息查阅点接待公众查阅人数 |
0 |
0 | |
到公共信息查阅点借阅文件数 |
0 |
0 | |
召开新闻发布会次数 |
0 |
0 | |
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数 |
0 |
0 | |
公开的 及时性 |
政府信息从生成到网上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|
59 |
42 |
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|
200 |
100 |
三、依申请公开情况
指 标 |
累计数 |
2009年发布数 | |
申请情况 |
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 |
0 |
0 |
1、网上申请数 |
0 |
0 | |
2、当面申请数 |
0 |
0 | |
3、信函申请数 |
0 |
0 | |
4、电子邮件申请数 |
0 |
0 | |
5、其他形式申请数 |
0 |
0 | |
办理情况 |
对申请的答复情况 |
0 |
0 |
1、同意公开答复数 |
0 |
0 | |
2、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|
0 |
0 | |
3、不予公开答复数 |
0 |
0 | |
①信息不存在数 |
0 |
0 | |
②申请内容不明数 |
0 |
0 | |
③因涉密免予公开数 |
0 |
0 | |
④其他原因数 |
0 |
0 |
四、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
指 标 |
累计数 |
2009年发布数 | |
行政复议 |
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的行政复议申请数 |
0 |
0 |
1、受理数 |
0 |
0 | |
2、办结数 |
0 |
0 | |
行政诉讼 |
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关的行政诉讼案件数 |
0 |
0 |
填表说明:
1、“累计数”是指截至2009年底累计发布的信息数量。
2、“2009年发布数”是指200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发布的信息数量。
3、带“*”的指标,市直单位不需填写。
4、县(市、区)的统计数据应涵盖所辖乡镇、街道和部门信息。